“开渔咯。”日前,随着开渔令发布,一艘艘大小渔船从潮州市饶平县汫洲镇三百门渔港出发,开启新一轮耕海牧渔征程。
而就在十几天前,两个靠海为生的渔民才在饶平法院汫洲法庭的调解下解开心结,消弭彼此间的矛盾,带着好心情分别筹备起开渔事宜。
“大家都是邻居,且长期在海边讨生活,抬头不见低头见,希望法庭能够组织我们双方心平气和坐下来喝杯茶,让我们能够把话说开、把矛盾化解。”原来,就在今年5月份,饶平县海山镇的海边发生了一起因渔船停靠引发的人身损害纠纷。汫洲法庭在办理该起人身损害纠纷案过程中,组织“茶话会”,促使当事人双方顺利达成和解,本诉反诉双双撤诉。
一怒之下起纠纷
郑某得和郑某明系饶平县海山镇某村的邻居,却在海边因渔船停靠问题引发口角,后双方拿起撑船竹竿互相殴打对方,造成郑某得轻微伤,双方均受到行政处罚。
海山镇案件属于汫洲法庭管辖。7月3日,郑某得向汫洲法庭起诉,请求郑某明赔偿其经济损失17272.01元。随后郑某明向法院提起反诉,要求郑某得赔偿其经济损失费17054.4元。
双方争理不相让
接到案件后,承办法官认为案件事实清楚、涉案金额较小,考虑到双方当事人是邻里关系,且长期在海上讨生活,便秉持“和为贵”的理念进行诉前调解。
“之前我们也有调解协商过,但是对方出尔反尔才调解不成。”“明明是对方提出的条件和要求过于苛刻而无法调解。”由于双方各执一词,诉前调解工作进展缓慢。
基于此,法官只能依法受理并安排开庭。在庭审中,双方更是言辞激烈,针尖对麦芒。
真诚调解消嫌隙
本着修复邻里关系、从根本上化解矛盾的目的,承办法官在庭前庭后多次和当事人进行沟通,了解矛盾症结,疏导情绪。
“希望法庭能够组织我们坐下来喝杯茶,对方态度比较好的话还是可以考虑调解的。”在多次沟通后,承办法官敏锐地捕捉到郑某得的调解意向,于是再次着手开展调解工作,组织双方坐下谈心说理。
但在“面对面”调解过程中,郑某明因心里有怨气,态度仍较为强硬,而郑某得认为郑某明的态度不够诚恳而不同意调解,调解工作再次陷入僵局。
见此情况,承办法官及时转变调解思路,采用“背靠背”方式进行调解。一方面寻找调解突破口,让态度较好的郑某明家人与郑某得交流,缓和其情绪。另一方面就庭审查明的事实与双方的证据与郑某明沟通,释法明理,促使郑某明态度软化。
经过多番调解,双方终于消除了误会。郑某明当场履行赔偿义务,而后双方均撤诉,案件在双方互谅互让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。
谈及调解过程一波三折仍锲而不舍组织调解,汫洲法庭承办法官表示:“海边渔民经常会因渔船停靠问题产生矛盾,小矛盾如果得不到有效化解,矛盾就可能升级,甚至出现恶性事件,影响社会和谐稳定,小矛盾酿成大冲突是我们不愿看到的。”